長江師范學院招生計劃:
專業名稱 | 計劃類型 | 計劃數 |
小學教育(全科教師) | 非定向 | 35 |
長江師范學院位于長江與烏江交匯處,素有“烏江門戶”、“千里烏江第一城”之稱的重慶市涪陵區,是重慶市“一圈兩翼”戰略支點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。學校學?,F有李渡和江東兩個校區,校園占地面積近1900畝,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,校園環境優美,建筑特色鮮明,是讀書學習的理想場所。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2億元。學校有17個二級教學單位和大學外語教學科研部。設有50個本科專業,涵蓋文學、理學、教育學、法學、管理學、歷史學、經濟學、工學、農學、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,形成了以文學、理學為基礎,管理學、經濟學、工學、藝術學為主干。
學校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、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、國家民委優秀成果二等獎、國家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、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、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各類學術榮譽20余項。截止到2013年底,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0項(國家社科基金4項),重慶市級科研課題117項。2004-2006年,共出版著作74部,公開發表學術論文、作品2,689篇/件,其中,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、作品784篇/件,被SCI、EI、ISTP收錄36篇,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7篇。獲省部級以上獎55項、區級政府獎29項。
長江師范學院建有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,校級實驗教學中心11個,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84個。圖書館總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,有紙質藏書150多萬冊,購置和自建各類專題數據庫14種,數字資源容量達43TB。學校是教育部初中校長國家級培訓計劃的培訓院校、重慶市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基地、重慶市三峽移民勞動技能培訓基地、重慶市屬高校唯一的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。
1993年,重慶市府]25號文批復同意成立“三峽聯合大學”,屬股份制,涪陵分校設在涪陵師專。涪陵師專校名調整為“涪陵師范高等??茖W校”,仍隸屬于四川省教委領導。
1999年,涪陵區教師進修校合并到涪陵師范學校,仍掛兩塊牌子,成為涪陵區小學教師職前培養、職后培訓的基地。涪陵大學校名改為涪陵師范學院。
2000年,涪陵工業學校、涪陵師范學校并入涪陵教育學院,合并成立新涪陵教育學院大會在教育學院隆重舉行。涪陵工業學校并入后成為涪陵教育學院職業技術教育教學部,涪陵師范學校并入后成為涪陵教育學院師范教育教學部。
2001年,涪陵師專與涪陵教院合并升本。
2005年,涪陵師院李渡新校區正式啟用,中國語言文學系、外國語言文學系、美術學院等六個系(院)的6500余名師生率先遷入。
2006年,涪陵師范學院更名為長江師范學院。
長江師范學院現有李渡和江東兩個校區,校園占地面積近1900畝,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,校園環境優美,建筑特色鮮明,是讀書學習的理想場所。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2億元。建有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,校級實驗教學中心11個,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84個。圖書館總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,有紙質藏書150多萬冊。學?,F有文學院、政治與歷史學院(馬克思主義學院)、管理學院、財經學院、外國語學院、數學與統計學院、計算機工程學院、教師教育學院、電子信息工程學院、化學化工學院、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、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、音樂學院、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、美術學院、土木建筑工程學院、傳媒學院17個二級教學單位和大學外語教學科研部。
長江師范學院有教職工1300余名,學?,F有專任教師870多人,其中,其中教授102人,副教授264人,高級職稱比例42%;博士145人,占專任教師的17%,碩士523人,占專任教師的60%。有兼職博士生導師3人,有兼職碩士生導師33人。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,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1人,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個人1人,重慶市優秀教師1人,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。重慶市先進工作者1人,重慶市教育系統職業道德標兵1人,重慶市中青年骨干教師9人,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2人,重慶市中青年骨干資助計劃28人。
長江師范學院招生錄取工作遵循“公開程序、公平競爭、公正選拔”和“德智體全面考核、參考相關科目成績、擇優錄取”的原則。身體健康狀況要求按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》執行。報考師范類專業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、口齒清楚、身體無嚴重殘疾。學校所有本??茖I均不限男女比例和年齡。英語類各專業只招收英語考生,其它專業不限考生語種。